世界水城威尼斯

  清晨四点钟我们就往威尼斯赶,来到进海的码头,上了轮渡,在亚得里亚海湾里曲折前进,不时有小岛、小桥、古老的建筑物闪过。多么想立刻看到威尼斯啊!迎面而来的岛上一片宏伟的建筑群,大家以为到了,不料,陪同的皮扎莱先生说:“这可不是,还早呢”。
  谈起来才知道:威尼斯由118个岛屿组成,岛屿之间有157条河道,378座各式各样的桥,因此,有人说这里是桥的博览会,又称“桥城”。现在岛上保留着184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式、拜占庭式的教堂和修道院,44座宫殿,77座府邸,还有200多个广场,是一座驰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贸易中心。更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一享有世界盛誉的名胜,并不是突出海面的地壳,而是从山林里运来的几百万根硬木桩,一根一根打进海里,花了400多年的功夫,才建起的人间天堂。听着,我们无不为富有智慧、勤劳勇敢的创造者而惊叹,从而懂得了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并列为人间奇迹,联合国把它作为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项标准的世界三大文化的资格所在。早一点见到这个世界级名胜的心情更迫切了。
  船在码头停泊,我们上了岸,满以为这次真的到了,年轻的翻译大笑起来:这只是距威尼斯中心岛最近的一个,叫离岛,那里边人太多,根本住不下,我们就在这边住下,然后乘船进岛。
  终于踏上了这块被誉为世界心脏的土地。第一眼看到的是:无数只叫作“贡多拉”的细长小船,无数座精美却显拥挤的建筑物,无数只信步广场的鸽子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展望,这座城市本身就是艺术,它的每一座建筑物,每一栋房子,每一个广场,每一座桥,甚至每一段栏杆,每一块石头,仿佛都是由某一个杰出的建筑天才精心设计而修造的。脚下的广场是威尼斯最大最宏伟的一个,入口处,竖立着两根高大的圆柱。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振翅欲飞的青铜翼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古代威尼斯是称霸一时的海上强国,在海上各国航船与之相遇,都要向飘扬的这面狮旗致敬。西侧柱子上则是威尼斯的守护神——圣。佛多尔。这两根大石柱就是威尼斯海上大门的标志。广场石铺地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周围三面是高楼底层的圆柱长廊。正面是巍峨庄严的圣马可大教堂和钟楼,这座被称作“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是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典型,其中多了些拜占庭风格。外形十字平面,顶上高耸着5个巨大的穹顶,中间最大的一个是深蓝色的,其他的每个穹顶里都有一幅表现宗教故事的精美图画。整座教堂上林立着无数个伸向天空的尖顶,与华美的钟楼遥遥相对,从海上一走到这里,不能不为这座杰出建筑群的雄伟壮丽而惊叹。据说当年拿破仑走到这里时,曾脱帽鞠躬致意。
  我们向里走,穿巷过桥,来到市中心的运河。河上一座大理石独孔飞桥,桥上有拱廊,廊里有许多店铺。好一座高大独特的桥。
  “这就是阿里托大桥”。
  “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写的就是这里”。
  一位从未来过威尼斯的英国作家,竟逼真生动的刻画出威尼斯的商人,从而可以看出当年这里商业的繁荣和影响。这篇名作为世界艺术之林增添了夏洛克这样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艺术形象,同时也留下一个批判基督教民族歧视的深刻主题。
  大桥多了一层意义,多了一份吸引力。我们快步踏上桥,挤在人堆里照相。然后登上桥顶观看四周景象。陪同者举手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桥下一侧:一座米黄色傍水的三层楼,它就是世界闻名的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居。我们情不自禁地久久凝视,马可。波罗是威尼斯人,也是中国人早年最熟悉最友好的外国朋友,据说,他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一呆就是21年,回威尼斯后因战争而被俘,在狱中口述了《马可。波罗纪行》。他在书中盛道“东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最早把中国文化带到了威尼斯。这次访问意大利,第一餐就是马可。波罗面条,差不多每餐都有马可。波罗饼(又叫比萨饼)。看来,意大利人对这位传播东方文化的伟大使者同样崇敬、怀念。这座建筑因有人居住不对外开放,我们不能得以瞻仰,只好远远注目。
  下了大桥,先生带我们串小巷,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狭窄曲折、罔若迷宫的小巷是威尼斯的一景,两边陡峭的楼房,上层几乎贴在一起,就剩了一线天。这里的每块石、每片瓦都记载着过去,包藏着故事:这里是拜伦写作《唐璜》的地方,那里是歌德住过的塞卡旅馆,这里边有福楼拜坐过的椅子,果戈理、契诃夫、密支。凯维奇、格林——都留下了足迹,而这一切至今保护完好。保护才是最大的珍惜,珍惜才是最大的热爱。我们由此窥见到威尼斯人的胸怀,以至活鲜的灵魂。如今,贴着陈迹斑斑的墙壁走,恍若古往今来的外国人正在与威尼斯人、与来此的各国人愉愉快快地交谈,实实在在地构建生活。唯觉缺憾的是,那么多外国人中竟没有一个是来自中国的!当年马可。波罗刚17岁就离开威尼斯到中国去,庞大的元朝帝国根本没注意这个小小的城邦,也就没有一个人能到这里来,走一走看一看。
  很快时至正午。离开祖国时间越长越想吃顿可口的中国餐,近几天,善解人意的皮扎莱先生不断安排中国餐馆。在这人流似海、商店餐馆都挤成压缩饼干的旅游胜地,让先生再找中国餐馆恐怕有点为难,于是,我们谁都不再提。走进小巷一侧的一家餐馆门前停住,抬头看,门前竖着“南京酒家”的招牌,我们都为先生的精细入微而感动。
  餐馆内装修是地道的中国江南风格,典雅清丽。客人多,空座少。见我们进来,一位中年女子迎上来,用江南口音的普通话,绵绵软软地招呼我们坐下。我们点了中国饭菜,还要了原装的镇江醋,不一会儿上齐了,女老板还站在桌前问这问那。他乡遇同胞,倍感格外亲。我们攀谈起来。通过交谈知道,她来这里已十几年了,生意并不难做,因为来岛上做生意的外国人很多,特别这几年中国人增加得很快。
  这座矗立水中的城市从来没有围墙,两根柱子组成的象征性的大门始终向全世界敞开着,它怎么不属于整个世界?亚得里亚海湾的水连着五湖四海,水上名城以大海般的胸怀,集中世界的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不断更新,它怎不繁华壮丽经久不衰呢?
  回到离岛,已近傍晚。西望临近海面的夕阳,天上一个美丽的金轮,水里一条明亮的金柱,摇曳着大片碎金,把天和海映成了一片无边的辉煌,而天海相接处,那个披霞流彩、闪闪发光的地方,正是刚刚谋面的世界水城——威尼斯。
  船已停泊,码头空空,海面无比宽阔,四野渐归平静,唯难平静下来的是心情。脚下碧波轻轻地荡漾,细浪拍岸的潺缓声萦回于耳畔,几分温馨,几分庄严,更多的是水城亘古不变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