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奇闻(二)

作者:石映飞云


欧游奇闻(6):“考察”红灯区
                 
  有人说,到阿姆斯特丹不去“看花”是个遗憾。我头脑不开化,最初还以为是看养花呢。导游说,如果你们想通过看那类表演寻求到多大的刺激,那可能会失望;如果带着一种了解世俗风情的眼光去看,那就真值得一去了。经过反复磋商,我们几个男士否定了去花街“游玩”、“欣赏”、“观光”等名目,找出了一个最有说服力的题目——“考察花街”。于是平生第一次踏上了“黑暗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红灯区”。
  据说,西方许多国家的唐人街都设在红灯区附近,阿姆斯特丹也不例外,唐人街与红灯区相隔仅五十米,这让我心里略感不爽。这是因为巧合,还是海外华人就乐于接近那种地方?
  不幸的是,我们也怀着好奇心,在夜色降临后,来到了那种一向被我们鄙视的地方。
  荷兰是个奇怪的国度,她允许在红灯区吸食大麻、性表演、橱窗女郎。花街无疑被管理得很有条理,虽然在某些酒巴里外和小桥两边歪歪扭扭站着一些看上去有点可怕的黑人青年——据说他们多是吸毒者,但秩序总的说来很好,路上不少观光客和“采花人”。花街中间夹着一条小河,沿着河边走,两岸路边有酒巴、性用品商店、性表演小剧院,而最多的便是透着昏暗粉红色灯光的橱窗和门厅,那里面站着穿三点式的女郎。她们或站或坐,或姿态优雅或骚首弄姿。有的橱窗不见人,那一定是在屋子里面的帘子后开始迎客“工作”了。“工作”前得先谈价,曾见一女郎要价一百欧元,有三个欧洲青年上去砍价,说一次上三个人,是否应该便宜些,而女郎绝不杀价,以勿庸置疑的口吻说:三人,三百元!
  我们当然不会钻进那“前店后厂”式的门厅去成为她们的服务对象,但说实在的,我们本来是很想拍点照片的,以便把所过的“眼瘾”留得长久些。但那地方是不允许拍照的,我们没敢带相机去。
  看到橱窗女郎高矮胖瘦、老少妍丑都有,我很惊讶(“老”当然也不会老到四十以外),我想那些条件不优的女郎,会有生意吗?然而别人告诉我,这个世界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花街特色之一就是能满足不同喜好者的需要。我看到有一个橱窗里站着一位足有一米八五以上、身材庞大还满脸横肉的女子,我暗想敢找她“办事”的男人也得有胆有气魄呵。然而她能在花街站稳脚跟坚持下来,也证明着她正对某些男人的口味呢。(由此可以给世间所有丑女一个启示:永远别担心嫁不出去!)
  在花街的一个性用品商店里,摆着一辆奇特的自行车,车上安置了一个快乐得呲牙咧嘴、光着屁股的女人模型。车子奇特之处在于,车座上有一个洞,洞下有一根男根一样的棍子,与飞轮相接,通过杠杆原理,人一蹬自行车,轮子一转,棍子便在车座的洞里一上一下运动。我们看着那仰头朝天快活得要命的女模型,觉得十分可笑。老板见带我们到花街的是当地一位女士,便故意逗她说:还不搞一辆自行车回家去过过瘾?女士也毫不在乎,大声回答:我想它想了快两年了,回头你白送一辆给我吧!
  我一边感叹着西方人也太会“创新”了,一边却忽然回忆起以前在国内看过的一个性文化展览,其中一件展品是在马鞍上安一件硕大的男根,说明书上说,古人为惩罚“淫妇”,将其下身扒光,让其骑在马鞍上。马一走,人便上下颠簸,而固定在鞍上的男根会使女人阴部疼痛无比。要说中国人的“创造力”,可不比西方人差,所不同者,他们是为了人的快活,我们是为了给人痛苦。
  到花街去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去那个叫Theatre Casa Rosso(红楼表演厅)的小剧场观看“Live sex show”。40欧元一张门票,里面大约能容纳观众一百二三十人。表演大致是男女半裸的跳舞、女人自慰、男女做爱之类。因为灯光变幻,观众想看到多清晰的场面是不可能的。台下有不少来此观光的东方人,也有大量来此度假的欧洲青年男女。那些欧洲游客会边看边和着音乐拍掌尖叫,好不热闹。而东方人都很沉默,毕竟不很适应这种场面。当演员将表演与台下观众互动时,他们也不会找东方人,比如一个手持水枪半裸身表演的男青年会将具有象征意义的水枪对着那些欧洲女青年“射击”,而不会去挑逗东方人。
  看完那些表演,我的感想是:一、那帮表演的哥们真不易,他们卖力地向人们展示他们做爱的力量,却又必须能够严格抑制住自己的本能,不得“射了”——或者说不得“漏了”,因为他们在一场表演结束后,必须紧接着下一场次的相同表演。一个晚上他们可能要重复相同的表演五六次。那么,这还能叫“做爱”?分明是在为了一个晚上的演出费而进行的真正的艰苦的精神和体力双重劳动啊!用阶级观点分析,不知他们能否划入劳动阶级(或称无产阶级)阵营?二、女人不宜看这种表演,否则她们多半会回家埋怨自家老公不行,怎么床第功夫比台上那些强壮的汉子相差那么远呢?其实,谁知道那些汉子除了身体棒之外,还吃了什么奇怪的壮阳药呢。我就很纳闷,一位独自拿着一块遮羞布在台上做了好半天与阴部无关的表演后,在没受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他还能让挡住阴部的遮羞布产生几下往上翘的动感,他怎么做到的呢?
  一场表演45分钟。看完出来,我与同去的人的共同感受是——不来看会后悔,因为花街太让人充满想象了;而看了之后也后悔,因为那些花样,“不过如此嘛!”
                 
                 
  欧游奇闻(7):劳碌的中国人
                 
  中国人活得劳累,欧洲人活得潇洒。
  曾在报上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的文字:“欧洲人把钱花到了悠长的假期、较高的社会福利和一些低投入的精神消费之上,一个人什么都不做,既没有消费也没有创造财富的时候比较多。”到欧洲一看果然。你可以看到他们下班后坐在路边的咖啡桌旁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或在广场的椅子上悠闲地坐着看过往行人——看别人忙碌也是一种享受。在德国法兰克福,我们几个人从一个个体商店橱窗中看到一件款式、质地、价格都很理想的衬衣,便想进店去看看,然而正好到了下午五点半,是下班的时间。老板竟然向我们歪歪头撇撇嘴摊开手耸耸肩,作出个“很遗憾,我要下班了”的表示。尽管赚钱机会送上门了,却不能耽搁他停止工作、下班放松的“铁律”。在中国,这种情况下,老板忙到半夜也会乐在其中的,可是这是在德国,工作与休息,是绝对不能彼此打破疆界的。
  你还可以看见欧洲人闲庭信步式的旅游,每过一些日子,他们会安排一段时间旅行,钱多的远走高飞,钱少的就近转悠。当我们极怕太阳晒黑了自己的皮肤的时候,欧洲的男男女女们不仅以皮肤黑为健康标志,还作为一种你有没有钱出远门旅行(从而晒得黑了)的象征。在水城威尼斯,适逢下大雨,我看到光滑的石拱桥上一位走路本来就不利索的七八十岁老头,在这种天气下扶着石桥栏杆颤颤微微地侧身一步一步横着往前挪,他的老伴比他利索一些,站在桥那边耐心地等着他。我想,都这么一大把年纪,冒风险也要出来旅游,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是像中国老人们在家窝着“坐以待毙”好,还是像人家这样活一天就要鼓起勇气打起精神外出游览一天强?
  中国人也时兴旅游了,也可以在各个景点看到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景头。然而,中国式旅游更确切地说,应该叫赶路。导游每到一个景点,都会给游客留半小时或一二小时游览,但会强调,到集合时间,任何人不可耽误其他人的行程。时间安排非常紧凑,让游人总是带着一种紧张的心态去旅游景点奔波,从而使工作之余外出旅游散心的初衷,变成了另一种的继续忙碌。在国内如此,出国游更是如此。由此便有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看庙,对人拍照。处处都到,回家一笑——什么也不知道!”
                 
                 
  欧游奇闻(8):抢。盗。骗
                 
  吃喝嫖赌,坑蒙拐骗,鼠窃狗盗,杀人越货,这是中国人最卑视的人干的勾当。在欧洲,是否也如此?
  如今欧洲很重视中国,这很让我们得意。然而,乐极就会生悲。有些在欧洲混得不好、生活潦倒的人,比如有的黑人,有的心术不正的白人青年,甚至于有的没有良心的中国人,他们可能会把初到欧洲的中国人当作他们坑害一把的对象。初到欧洲的中国人一不小心,就可能上他们的当,欧洲,也不是一块净土。
  在欧洲旅行的中国人随身都带着现金。在街头被人盗窃或抢劫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还有连骗带抢的事情。某日在荷兰街头,一个警察模样的欧洲青年拦住一位中国人,掏出一个所谓证件在中国人眼前晃了晃,嘴里叽哩嘟噜,意思是说他是警察,让中国人拿出证件,他要检查。其实那家伙自己的证件便是假的——也许是学生证或者身份证,可是不懂当地语言的中国人又看不懂,相信他就是警察,便乖乖打开随身的挎包去拿护照。护照肯定是与钱和其他贵重物放一起的,就在挎包打开的一刹那,这假冒警察一把夺过护照和某些贵重钱物,转身就朝路边巷子飞奔。可怜这老实巴交的中国人,人生地不熟,追又追不上,喊又没人理,光天化日之下眼睁睁被人抢劫了。没了护照,寸步难行,接下来的欧洲之旅也就该画句号了。
  而某些在欧洲混日子、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经人的中国人,竟也干起了坑害同胞的勾当。
  在阿姆斯特丹的南天中餐馆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财神爷、观世音有专龛供奉,电视播放着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十人圆桌上摆的是中式菜肴,就餐者基本上是黄皮肤黑头发、讲着汉语的人,整个一派中国氛围,他乡如故乡。然而大煞风景的是,餐馆正中的圆柱上贴着红纸告示,上面用黑笔歪歪扭扭地写着:“提防扒手,小心财物。”
  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高档皮质品商店门外,有中国人专门骗自己的同胞——那些长居欧洲的中国人。骗子会拿着假币让同胞进店去帮他们购五六百元的皮包,称店里让顾客一次只购买一个包,他们不得不请人帮忙。在店里用信用卡购买的话可以享受17%的退税,进去帮忙买包的人如果当时一转念,为挣那点退税而用自己的信用卡买包交给外面的骗子,那就倒了大霉了。
  在欧洲,我们不能不提高警惕,严守钱包。
                 
  欧游奇闻(9):小费
                 
  导游说,如果你在宾馆没打算给收拾房间的服务员小费,那么就千万不要在枕头下放钱。只要你放了,无论钱多钱少,人家都会当作小费收走,即使你说不小心把钱包放在了枕下,想讨回,那是难上加难的,法律不会站在你这边。
  中国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小费本是随意给的,中国人既然没这习惯,那就必然把小费也当成份内必交的费用;既是必交,那就会计较多少之数;一计较,便失却了小费的本意。而这种情况是轻易无法改变的。因而,每当需要向司机或其他为我们服务过的人给小费时,导游都会提醒我们别忘了;而我们必问给多少,并会为这小费如何给法商议好一阵(是单独给还是集体统一给,是一人给五毛还是给一块两块等)。常常为了小费而开会似的议论,让老外看了也会觉着可笑。
  一天,由给小费引出的麻烦,还牵扯到了导游。在出国前,我们代表团已被告知最终须给导游小费多少,须给司机多少。然而那天导游提醒我们在某日应给她小费,而小费的数额比我们原先被告知的多了一些,原来按她为我们服务的天数计小费,她比我们知道应给小费的天数多算了一天。我们团向国内旅行社提出疑问。这时导游向我们解释:最后一天因为我们乘早晨七点钟的飞机离开,原天数中就未计这一天,但实际上为赶飞机,她必须凌晨三点钟就起床,陪同我们一起赴机场,这一天不算她工作是不对的。当然,她说这事与我们无关,她会与国际旅行社交涉。
  于是,她拿出手机与国内的旅行社就这一事情谈了好一阵。打完电话,她说:“钱多钱少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原则问题。”确实,这一天的小费估计是五六十多元,而她打那个国际长途,大概就得花去二三十元。在原则问题上不肯让步,她表现得很像一个德国人认真起来时的那种样子——毕竟生活在德国多年了,不会不受影响。
  西方人的东西只要与中国人的环境一交融,必然变味,失却其本来的色调。对他们来说,小费是被服务者对服务者工作的一种肯定,是心甘情愿的给予。可是我们却把小费变成了一种按规定必须交付的费用。既是按规定,那么规定以外的费用就肯定要斤斤计较了,小费也就成了不是为了赞赏你的工作而给你之费,而是成了你的正常工作收入。正真意义上的“小费”,对我们中国人而言,仍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概念。
  然而,当我们在罗马与导游告别时,我感到导游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本应好好感谢她的,可是我们却曾与她那么计较。那天,在我们乘七点钟的飞机离去后,她还得在那个机场闲待着一整天,等着下午五点钟的飞机,飞往德国。那一天不算她工作的话,真是太不合适了。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与她招手道别。我知道,也许今生今世,再不会见到她了,只好在心里默念:祝她一生平安!也愿她早早忘了我们之间关于“小费”的故事。
                 
                 
  欧游奇闻(10):庄园
                 
  我们的房地产商喜欢炒作种种诱人的概念,如把新楼盘命名为爱琴海岸、欧亚花园、罗马广场、北美别墅……总之,都有欧风美雨的气息。可是,当你真到那楼盘一看,印象中的地中海之风和夏威夷的阳光便可能顿时荡然无存;尤其是当你真去了一趟欧美,你更会发现当今中国的所谓西式花园广场、庄园别墅,与它所标榜的本源目标之间,何止是天壤之别!诸如欧式山庄,它绝不是一个空洞概念,而是一种形神兼备的意境,一种真正贴近大自然、同时又让人感觉到一种幽深的古典的人文氛围。当你来到一个真正的保存着古风的欧洲庄园,你会真正体验到什么是宁静,什么是清幽;会在潮湿的空气里感受到滋润,从深绿的色彩中感受到深沉。那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罢脱了尘世的污浊。让你在与自然的交融中,舒展了眉宇,放松了身心,融化在蓝天绿野中,融化在深林小道的尽头。
  在法国北郊的NOVOTEL宾馆,我切身感受到了古旧庄园的遗韵。一座老式庄园,深林、草坪、旧楼,掩映在晨光中。我踏入那座古旧的洋楼,看到里面华灯灿然。室内布置非常优雅,井井有条。服务生按传统规矩小心翼翼地摆着餐具,整理桌椅。当你坐在那样一个整洁、高雅的环境中吃早餐,再怎么不善于举刀弄叉,你也会自然而然地极力表现得像法国人那样,轻松、悠闲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切一片两片香肠或奶酪,抹一点西红柿酱或草莓酱,夹在面包中,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不时地喝一口泡着麦片及其他杂粮的凉奶,再用纸巾擦擦嘴。尽管这一切对我而言仍很做作,但在那样的地方,实在不忍以我的中国方式破坏人家的法国情调。据说,英国人说吃是为了活着,而法国人却说活着是为了吃。因而,把一切都浪漫化的法国人,自然会把吃也做得浪漫之极了。连我们这类极不习惯于西餐的人,处在那样一个弥漫着梦幻色彩的庄园中,也不会不受到那儿的一切浪漫东西的感染。
  餐后,从曲曲折折的楼道走出,看看窗外的晨曦,再到楼外的草坪漫步,庄园的遗韵,便彻底融入了我的心神之中。
  我将照相机对准了庄园入口处。进入庄园的路口设有篱笆式栏杆,它大部分是绿色的,与周围环境很协调,只有一道白色提醒司机注意。没有设置中国人印象中的禁行栏杆样——一一段红一段白的圆形长杆,如果那样,它就与周围的绿色格格不入了。
  一辆亮着车灯的轿车闯入了我的镜头,我摁动了快门。绿树掩映中的幽静旧庄园里,开进一辆现代轿车。动与静,幽暗与亮光,历史与现实,一切是那么和谐,那样美好。
                 
  欧游奇闻(11):意大利漫议
                 
  意大利有很多让人不如意的地方。住——我们住的是标为四星级的宾馆,可是宾馆条件还不如欧洲别的某些国家的三星级,更与我们中国的同等级宾馆不能比。曾在一个宾馆里,我们俩人一间的房间,却只放一只漱口杯;抽水马桶上的塑料盖很旧,一动,还掉在了地上;床上的毯子极薄,以致我半夜被冻醒了。吃——早餐极简单,仅两三种食物,某日总算增加了苹果,却一个个只比核桃大两圈,令人了无味口。行——如果你上街,会老听到震耳欲聋的摩托车轰鸣,让人联想到越南河内的街头景象。有的中国人的挎包,正是被某些骑摩托车的意大利人抢走的,钱被抢事小,护照被抢可就事大了。而意大利人特爱抢劫中国人,因为中国人身上总是带着很多现金而不是信用卡。因此每到一地,导游都在提醒“小心小偷,小心抢劫”。还有办事——意大利人做事节奏很慢。法国人做事也慢,但法国人很优雅,他们会用让你感到很舒服的笑脸和言词缓解你对他们办事拖拉的不满。而意大利人不同,不仅慢,事情办得一团糟,还态度蛮横,以致“客人永远是对的”这话在意大利压根就行不通。
  然而,不能说意大利一无是处。历史文明,成为意大利永远的骄傲。
  当初,古罗马人征服欧洲时,欧洲各国的人们是那样的不情愿;而今天,还是这些地方,那里的人们却是如此崇敬地感怀着古罗马人,他们骄傲地对今天的外来人说:看,我们这个国度有古罗马文化。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古罗马风格的建筑遍布欧洲各国,那些国家是那样精心地保护着这种历史文化遗存。
  别看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今日意大利的经济显得落后一些,然而世界上又有多少国家拥有意大利所拥有的那么多世界顶级品牌的声誉?意甲足球、法拉利跑车、皮尔卡丹皮革……当然,意大利人太爱慕虚荣,在奢华的外衣里面,说不定还穿着一条破裤叉呢。
  导游说罗马城是个老姑娘,很有历史遗韵。导游教我们说意大利语“谢谢”,语音类似于“哥拉姐”。女人与意大利,也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当你来到佛罗伦萨,看到米开朗基罗留下来的杰作,看到那些带着斑斑历史痕迹的石雕,尤其那些反映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女神像,你会忘却意大利的所有不好,倾倒在女神的裙脚下;当你来到威尼斯,走在幽暗的古旧街巷中,或坐着小船在那两边是高低错落、东斜西歪房屋的水巷中穿行,你会想起当年风流诗人尼采在这里沉迷三年之久的烟花柳巷生活。意大利不适于长久居住,但绝对是短暂停留的好去处。它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联想到战争,也联想到美人。
  当你来到那些游人如织的广场上,可以看到不少吉普赛女人,活泼、漂亮,但你千万不要去与她们搭讪,被她们纠缠上,你不付出金钱的代价,就别想离开;当你看见那儿的教堂中有不少修女是东方人,你也不要吃惊,因为今不如昔的教会里修女青黄不接,以致教会不得不从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进口”修女;当你看见徘徊在巷尾的某些中东女人并不裹头巾、衣裙还像门帘,说不定能了解到在意大利获得“解放”的她们,衣裙内也许是没有裤子的;当你漫步街头看见提个篮子叫卖粗糙的竹制小玩具的女人,那可能是偷渡过去的中国人——衣装不整,面容憔悴,2欧元一个小物品好半天卖不出一个。女人在意大利固然好找生活,但幻想在自己身上发生《罗马假日》那样的浪漫事情可就纯粹是白日做梦。
  意大利还有一样我在别的国家没见过的东西。在即将进入意大利时,导游告诉我们:宾馆洗手间里有一个池子,男士可别把它当小便池,那是为女人洗下身而设的,中国人称之为“妇洗器”。到宾馆一看,果然见抽水马桶旁有一个与抽水马桶大小高低差不多的白色池子,因有水龙头和堵下水眼的盖而近似于洗手池。有一位到欧洲逗留了三个月的年轻人告诉我,他在那儿一直把这当成洗衣盆,只是总感觉它的高度太矮,让我们那位老兄每回洗衣服都得弓背驼腰,以致腰酸背痛的。而我更糟糕,少见多怪,如果导游不提前说明,我没准真会把它当成小便池。我相信此前说不定也有中国人很好奇地把它当小便池使用,使得宾馆的侍者和老板咬牙切齿,以为是有意侮辱的缺德行径,因此导游要提前声明,以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意大利如此关注女人洗屁股问题,其他条件不备,此项设备必有,我姑且把这看作是意大利人尊重女权的表现吧。然而我怀疑初到那儿的中国女人是否会用它,因为我猜想,从卫生角度考虑,她们通常是不肯用公用盆洗下身的——即使人家那个池子看上去非常干净洁白。女同胞们,我说的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