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商业印象(一)

作者:_yt103192110

莫斯科商业印象

在莫斯科逗留的日子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她浓郁的艺术氛围。徜徉在市中心的街道上,眼前那一座座充满异国风情的漂亮建筑不是剧院,就是音乐厅。相比之下,莫斯科的商场显得很少,尤其是大商场,更与北京无法同日而语。但就是这样,莫斯科人还抱怨商场太多了。
不过,莫斯科毕竟是一个方圆900平方公里、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她的大商场、商业街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场周围的大商场

红场位于莫斯科的市中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在她的周围,也云集着好几个大商场,其中以古姆最为著名。
古姆是俄语“国立莫斯科百货商场”的简称。这个欧洲最大的百货商场之一坐落在红场东侧,正对着克里姆林宫,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商场分为三层,以专卖店的形式出现,既有俄罗斯特色的瓷器、工艺品、服装、百货等精品,又荟萃了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它不仅是俄罗斯人的好去处,也吸引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在红场北侧的马涅什广场,有一个别具特色的地下商场和消闲中心。它深达三层,有观光电梯载着顾客上下。商场里有大理石的喷泉和欧式雕塑,熙熙攘攘的人流甚至使商场显得有点拥挤。地下二层的中部是快餐厅,周围汇集着世界各种风味的快餐,也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让人有一种世界很小的感觉。
再往北走不多远是莫斯科小剧院,旁边有一家莫斯科中央百货商场,简称促姆。促姆的装修、陈设风格比较象中国的百货商场,四层的营业大厅,中间有自动扶梯上下。一层是世界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和俄罗斯的民族工艺品等,二、三、四层是服装百货,店内还设有快餐店。原来这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商场,1997年莫斯科纪念建城850周年,经过豪华装修,商场的购物环境和商品档次都上了一个台阶。尽管商品价格高得让人咋舌,但顾客还是很多。
莫斯科物价的平均水平很高,大商场里的进口商品又多是欧美国家的名牌精品,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不过,俄罗斯市场化后,迅速出现了一批被称作“新俄罗斯人”的新富阶层,在莫斯科人中的比例能达到近30%。他们强劲的购买力,再加上外国的游客,托起了红场周围的大商场。

阿尔巴特街

阿尔巴特街是莫斯科最富盛名的商业街,它对俄罗斯人的意义相当于北京人的“西单”和“王府井”。
阿尔巴特街有“新”“旧”之分。老阿尔巴特是一条民俗步行街,新阿尔巴特则是现代商业街。
沿着新阿尔巴特街漫步,可以一家家商店一直逛下去,既有百货商场,也有服装、家电的专营店。店堂宽敞明亮,陈设与北京的大商场相似,稍不同的是顾客走道设得很宽,加上顾客不多,显得商店里很空旷。营业员很少,但仍很悠闲。商店里的商品多是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西欧国家的品牌,虽然也有商品很让人心动,但在迅速换算过汇率,与国内的价格比较后,这种念头就被打消了。
新阿尔巴特走到尽头,转一个弯,就到了老阿尔巴特街。老街比新街热闹多了,除了体味俄罗斯文化的外国旅游者外,莫斯科人也很多。老街不宽,两边除了经营俄罗斯工艺品的商店,就是酒吧和餐馆。酒吧和餐馆都在露天摆放着许多餐椅,让游客一边品酒,一边观赏街景。路两边是一个个画摊,有推销油画的,有热情邀请行人当场画一幅肖像或漫画像的,揽到生意的画摊旁总是围着好奇的游人。路中央是一个接一个的工艺品摊位,摆满了套娃、刻有俄式教堂的水晶摆件和俄罗斯风格的大方巾,摊主甚至能用简单的中文来兜售商品。路边还会有几个青年人抱着吉他弹唱,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又赚够了零花钱。
从老街和新街的鲜明对比中,似乎能看出俄罗斯人的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接受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开始向市场化迈进;一方面又留恋旧日时光,沉湎在悠闲和宁静的传统氛围中。从越是周末越要提前关门或停业的商店,从每周五傍晚排着队到郊区别墅度假的车流也印证出俄罗斯人反商业化、向往自然纯朴生活的心态。